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ETF?ETN?傻傻分不清楚?

  老陳是一個水果大盤商,他以往都是跟數十種水果果農進貨,進來之後把水果重新整理分裝上貨車,載去賣給水果店,貨到付款給貨車司機。每輛貨車上都同樣分配到所有的水果,雖然整體而言,成本並沒有比較便宜,但對水果店來說,省事不少,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少量多樣化,所以大家都選擇老陳訂貨。


  後來,另一個大盤商老王,看到水果店慢慢改變訂貨的習慣,決定也推出更先進的服務,讓大家不用進貨,直接繳錢給他,他依照跟老陳一樣的水果比重,以及同樣的批發價和零售價,去換算利潤給大家,非常簡單。

  這樣的模式,優點是零售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利潤清清楚楚,簡簡單單,不用擔心因為保存問題耗損的問題。但是,相對的,這方法最先決的條件就是,老王拿了錢會不會烙跑?以及錢能否軋的過來?

  一檔股票,就像一種種的水果一樣,有的單價高,有的單價低,而且銷售量也不同(成交量),個人就像水果店一樣,想要賺價差,卻要一種一種水果去挑,營運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種類就沒法太多樣,風險當然也就比較高。

  老陳就像投信推出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這樣的進貨方式,同樣的營運資金,讓你有一整車各式各樣的水果(股票),讓你商品更為齊全,風險更為分散。

  而老王就像券商推出的ETN(交易所交易票券)這樣的遊戲規則,追蹤與老陳一模一樣的水果種類與數量,但是拿到錢之後,並沒有真的去買水果(股票),而是到時候直接算價差,把差額給你。當然,大部分券商應該不會單純跟投資人對賭,而是會去額外做個避險,因此還是會需要花費成本的。


  ETF與ETN,兩者名字很像,也同樣是追蹤指數,而下單方式,也都與一般的股票無異,但架構卻不太相同。當然,這狀況在市場運轉順利的時候,兩者差異並不大,對投資人而言,都是可行的方式,但是當市場出現極端狀況,這就很難說了。像老王這樣的發行商如果發生財務危機,恐怕就讓投資人血本無歸了。

  說穿了,ETN這樣的商品,發行商的債信評等就很重要了,但即便是有債信評等可以參考,恐怕也只是參考,不代表必然不會發生問題,例如當年的「雷曼兄弟」發生問題前,債信評等還是A級的呢!

  當然,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我們也不需要因噎廢食,就像上市櫃公司本來就有倒閉的風險,也不會因此就完全不敢投資股票,只要搞懂遊戲規則,選擇信譽良好的券商發行的ETN,也是增加了額外的投資工具喔。

  以下就是4/30開始上架的首發10檔ETN,直接開放交易:


  結論。

  簡而言之,ETN這商品在太平盛世下,投資效果與ETF大同小異,甚至略佳(因為沒有追蹤誤差),但在數十年一遇的極端狀況下,就得抱持一點點「說不定可能拿不回錢」的心理準備。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名列前茅的是....

  「資金追捧 十大高現金股息殖利率個股

  最近,許多公司陸續公布今年度的配息,咱們投資人的心情,就像殷殷期盼的父母,在孩子大考結束之後,等著一科科的成績放榜一樣,忐忑不安。當然,最後公布的結果,有些會優於預期,也會有些不符期待。

  此時此刻,媒體多半會開始拿配息與殖利率大作文章,類似開頭這樣標題的新聞,將不斷更新,甚至不時有像「國巨」這樣殖利率超高(13.27%)的個股出現,被當成頭條來處理。不過,從公布驚人的45元現金股利到現在,國巨股價不漲反跌,甚麼「高殖利率股獲得資金追捧」,還真是一點都看不出來。

  其實這也是殖利率常有的迷思,看到高殖利率股就追進,沒去看它的實際內涵,結果不但追高了股價賠了價差,配了息還要繳稅,真是得不償失,於是就開始埋怨「除息根本是割自己的肉」、「除息不該扣掉價格」等。

  實際上,能順利填息的股票,是要具備條件的,最先決的條件,就是獲利來源不能是一次性的(如賣廠房土地),也不能是短期性的(如短期缺貨題材)。其次,本業獲利最好穩定成長,即使沒有,也要能長期持平,避開衰退或是暴起暴落的產業,應該就不容易踩到雷了。

  但其實再近一步,還有一個迷思,就是台灣人實在太熱愛配息的投資了,不只基金一定要買配息型的,股票部分也把股利看得很重。

  每次政府或是媒體鼓勵大家買台股時,都會比較全球各市場的現金殖利率,台灣長期都是名列前茅的,目前而言就有約4.09%左右,領先許多成熟市場國家,全球市值最大(佔全球55%)的美國股市,才只有1.96%的殖利率而已。


 (資料來源:https://myindex.jp/global_per.php

  這麼說起來,長期而言,台灣應該比美國還值得投資囉?

  事實上,投資報酬率這件事除了不該只看股價價差,也同樣不該只考慮現金殖利率,而是應該兩者合計為總報酬。

  就拿美國的標普500ETF和台灣的台灣50ETF、高股息ETF做比較,從2007年1月以來,配息率最高的「高股息」,年化總報酬卻只有4.21%,殖利率次高的「台灣50」,年化總報酬有5.20%,反而是殖利率較低的標普500ETF,年化總報酬居然有7.22%。

  (資料來源:Stock-ai,計算期間2007年1月至2019年4月)

  這似乎有點違反一般人的認知,難道是ETF才會如此?

  我們來看一下個股,這邊抓了最近五年「APPLE」與它的概念股「美律」的股票來做個比較:


  會挑美律,除了是蘋概股外,它這五年業績完全跟著APPLE大幅成長,五年平均EPS也都一樣是9元左右,差別在於APPLE配息率(股息/EPS)約25%上下,美律配息率卻都高達80%以上。

  五年下來,APPLE的總報酬(價差+股息)高達114.03%,美律竟是-2.58%,可見除了現金殖利率外,公司如果保留資金下來投資,創造未來更高的EPS,股價部分也能因此拉高,增加報酬。


  因此,篩選股票時,如果用現金殖利率和配息率做篩選條件,一不小心就會把類似APPLE這樣的公司給篩掉了。此時,反而巴菲特叔叔最愛的淨值報酬率(ROE),就是不錯的選股指標了。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不愧是黃金時期

  告別三月,除了是第一季的結束,同時也是上市櫃公司2018成績單公布完畢的時候。當然,投資上我們常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公司財報更是如此,現在公布的成績,不論好壞,股價其實也多半早已反應完畢。因此,財報好配息高,股價不見得就會漲,反之亦如是。

  不過加權指數在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三月的這個黃金時期,表現倒是沒讓人失望,過去三十年上漲機率高達90%,2018這次也不例外,漲幅高達8.4%,大漲了829點,高居金融海嘯以來最大漲點。



  當然,除了之前提到過的財報空窗期、股東會前兩個月的空單強制回補外,去年第四季空方把指數基期壓低,對這波行情表現也是居功厥偉,跌的越深彈的越高啊。

  提到財報,每季公布季報時,都會有個小小的插曲,就是哪些公司淨值跌破10元面額,又有哪些回升至10元面額之上,差別在於面額是股票能否信用交易的重要關卡,影響投資人能否用融資融券來交易股票。

  淨值一旦被跌破10元面額,將會取消信用交易,通常股票的活絡程度將會受到影響,成交量通常會減少,股價多半也會較為弱勢。這次有下列16檔股票財報出來淨值是在本季跌破10元的:


  反之,淨值回升10元之上的,則有機會在融資券籌碼的加入之下,量能增溫,股價或有表現的空間。有下列7檔股票:


  從財報公布截止日(3/31)後五個交易日,也就是應該在4/10,交易所會公告正式名單,究竟會有誰的信用交易資格調整,然後在4/11開始實施。這樣的特性,往往都是提高我們勝率的絕妙時機,每年就這麼四次,可千萬別錯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