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名列前茅的是....

  「資金追捧 十大高現金股息殖利率個股

  最近,許多公司陸續公布今年度的配息,咱們投資人的心情,就像殷殷期盼的父母,在孩子大考結束之後,等著一科科的成績放榜一樣,忐忑不安。當然,最後公布的結果,有些會優於預期,也會有些不符期待。

  此時此刻,媒體多半會開始拿配息與殖利率大作文章,類似開頭這樣標題的新聞,將不斷更新,甚至不時有像「國巨」這樣殖利率超高(13.27%)的個股出現,被當成頭條來處理。不過,從公布驚人的45元現金股利到現在,國巨股價不漲反跌,甚麼「高殖利率股獲得資金追捧」,還真是一點都看不出來。

  其實這也是殖利率常有的迷思,看到高殖利率股就追進,沒去看它的實際內涵,結果不但追高了股價賠了價差,配了息還要繳稅,真是得不償失,於是就開始埋怨「除息根本是割自己的肉」、「除息不該扣掉價格」等。

  實際上,能順利填息的股票,是要具備條件的,最先決的條件,就是獲利來源不能是一次性的(如賣廠房土地),也不能是短期性的(如短期缺貨題材)。其次,本業獲利最好穩定成長,即使沒有,也要能長期持平,避開衰退或是暴起暴落的產業,應該就不容易踩到雷了。

  但其實再近一步,還有一個迷思,就是台灣人實在太熱愛配息的投資了,不只基金一定要買配息型的,股票部分也把股利看得很重。

  每次政府或是媒體鼓勵大家買台股時,都會比較全球各市場的現金殖利率,台灣長期都是名列前茅的,目前而言就有約4.09%左右,領先許多成熟市場國家,全球市值最大(佔全球55%)的美國股市,才只有1.96%的殖利率而已。


 (資料來源:https://myindex.jp/global_per.php

  這麼說起來,長期而言,台灣應該比美國還值得投資囉?

  事實上,投資報酬率這件事除了不該只看股價價差,也同樣不該只考慮現金殖利率,而是應該兩者合計為總報酬。

  就拿美國的標普500ETF和台灣的台灣50ETF、高股息ETF做比較,從2007年1月以來,配息率最高的「高股息」,年化總報酬卻只有4.21%,殖利率次高的「台灣50」,年化總報酬有5.20%,反而是殖利率較低的標普500ETF,年化總報酬居然有7.22%。

  (資料來源:Stock-ai,計算期間2007年1月至2019年4月)

  這似乎有點違反一般人的認知,難道是ETF才會如此?

  我們來看一下個股,這邊抓了最近五年「APPLE」與它的概念股「美律」的股票來做個比較:


  會挑美律,除了是蘋概股外,它這五年業績完全跟著APPLE大幅成長,五年平均EPS也都一樣是9元左右,差別在於APPLE配息率(股息/EPS)約25%上下,美律配息率卻都高達80%以上。

  五年下來,APPLE的總報酬(價差+股息)高達114.03%,美律竟是-2.58%,可見除了現金殖利率外,公司如果保留資金下來投資,創造未來更高的EPS,股價部分也能因此拉高,增加報酬。


  因此,篩選股票時,如果用現金殖利率和配息率做篩選條件,一不小心就會把類似APPLE這樣的公司給篩掉了。此時,反而巴菲特叔叔最愛的淨值報酬率(ROE),就是不錯的選股指標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