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當猛牛遇到女孩

  把一件雕塑作品,放在另一件作品前,能引起多大的風波?

  1989年,美國股市崩盤之時,義大利籍的藝術家莫迪卡創作了一座巨大的銅牛,放在曼哈頓的某個街頭公園,這銅牛的強烈的氣勢,為低迷的華爾街帶來蓬勃的生氣,而後,更成為華爾街的一大重要人氣地標。


  2017年3月7日,華爾街銅牛的正面活力形象,卻毀於另一個雕塑品。

  為了慶祝3月8日婦女節,也為了爭取華爾街的女權地位,美國藝術家維斯巴爾創作了一個名為「無懼少女」的作品,是一名看起來樸實的小女孩,雙手插著腰,面對強風卻屹立不搖的模樣。原本這作品沒有太大問題,可是卻刻意擺放在華爾街銅牛的前方,成了這個模樣。


  看出來了嗎?原本象徵希望和活力的銅牛,這時候似乎突然變成了以大欺小、暴力霸凌的代表,無懼少女則成了以小博大、隻身對抗不公不義的勇敢形象。當然,藝術創作要放在哪裡或許是創作者個人自由,但這種方式的確引發爭議,背後真正的關係,反而是無懼少女霸凌了銅牛的存在意義啊。

  說到這,真實世界的市場行情也像是這頭勇猛頑強的銅牛,無視於各種利空,經歷了Fed升息、英國脫歐、川普當選、恐怖攻擊、北韓飛彈等,卻都還是往前狂奔,指數也不斷地攀上新高。

  指數的能量哪裡來的呢?其實是各國央行的量化寬鬆,也就是先前相繼不斷的舉債印鈔票,拉高資產負債表的兩邊,導致熱錢不斷找尋破口宣洩能量。從下圖就可以明顯看到美股S&P500指數與美國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關係(綠線是資產規模,藍線是S&P500指數),可以說是亦步亦趨。



  面對市場這頭勇猛的銅牛,在下半年也即將出現一個無懼少女,那就是葉倫口中的「縮表」,也就是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會計的觀念上,資產負債表左邊是資產、右邊是負債和淨值的和,兩邊應該相等,也就是手上的任何資產(如機器設備),資金來源要嘛就是負債來的(如跟銀行貸款),要嘛就是股東淨值(如股東出資)。

  之前所謂量化寬鬆,就是政府不斷舉債購買金融資產,透過這方式間接提供柴火到市場上,金融海嘯後,美國資產從2006年的0.8兆美元,經過數次QE後,膨脹到4.5兆美元,這也難怪全球所有資產價格漲翻了,即使印鈔機關了,資產還是維持在高檔,熱錢同樣到處亂竄。

  而聯準會預計在今年第四季開始縮減,到期的債券不再購買,分批自然到期,慢慢縮減規模,預計到2022年要縮減至2.3兆美元,也就是一半左右的規模。這表示市場熱錢也是會逐漸減少,這最大咖的買家退場,有誰能夠承接上這力道呢?

  目前看來雖然還是一片歌舞昇平,但第三季開始,就要嚴防縮表效應了,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債券市場,當看到殖利率開始反轉升高(債券價格下跌)時,就是派對結束之前的最後鳴笛聲了,股市的部分也就要非常非常謹慎以對了。

  無懼少女的出現,反轉了銅牛的活力,縮表的出現,會不會也反轉了市場指數的方向呢?咱們得要做好準備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