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敵不動,我不動

  「我決定不主動打你關島了,可是如果你繼續挑釁我,我可能會改變主意,真的丟顆炸彈過去喔!」金瘋子說。


  川狂人與金瘋子的戰爭,今天突然出現一個轉折,這樣的態度,讓劍拔弩張的氣氛稍微緩和一點點,也讓亞股的跌勢暫時中斷一下子。雖然如此,危機並未完全解除,要從哪裡看出危機的升高與降低,可以從以下一個指標、一個匯率、一個指數來觀察:




  VIX指數又稱恐慌指數,當危機發生時,VIX會突然拉升,也就是指標越高,象徵市場風險越大,但目前在先前的拉高後,已經連續兩天修正,因此觀察他的方向,可以當作事件的溫度計。

  日幣則是避險貨幣,每當危機發生時,資金會快速回到美元和日幣中,也帶動其升值,尤其這次亞洲地緣關係,日幣更是敏銳。因此當日幣若轉弱(向上突破為轉弱),則表示風險已經降低。

  韓股則是因為是當事人,被飛彈直接威脅,如果戰爭打起來,第一線衝突的位置就是韓國,當然要做為觀察指標之一。目前看來空方趨勢成形後,還沒有明顯好轉的跡象。不過今天的反彈,適逢韓股休市一天,開盤後應該會先有補漲的走勢。

  至於台股,在修正幾天後,加權指數和櫃買指數居然不約而同形成一個關鍵型態,在K線組合上,俗稱陽母子懷抱線,也就是昨天出現長黑K,今天卻是小紅K,且整根紅K被長黑K的範圍包覆住,象徵空方攻擊力道受阻,有機會醞釀反轉向上。



  以過去這陣子幾次陽母子(圖中紅色標記處)出現的型態來看,大盤似乎的確都有反轉向上的走勢,反過來陰子母與陰母子(途中藍色標記處)則多為修正的走勢。因此,今天這樣的走勢,是可以帶給我們一點期待的。

  接下來如果出現往上突破長黑高點的走勢,可以說是多方開始反攻,建議可以再度進場布局多單,迎接向上的反彈行情囉!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飛彈來了怎麼不跑

  最可怕的風險,就是當忘了甚麼是風險的時候。

  還記得前幾天大盤紅K大量突破創下新高時,才跟同事半開玩笑的說,這根紅K棒,看起來真是誘人哪,如果我是主力,這根紅K之後應該很好出貨。然而,實在因為長久以來的大多頭而麻痺了,安穩地坐太久了,腳都麻了,反應很容易慢半拍。


  其實,這根紅K開始,接連幾天出現一些徵狀:

  紅K第一天,一位波段操作相當厲害且一路加碼的大姊,突然在當天大幅減碼。
  紅K第二天,跟一位投資朋友討論融資的問題時,驚覺近期融資已經大幅增加不少。
  紅K第三天,一位對股票已經冷感很久的長輩突然找我討論股票的事情。

  接著,今天就因為金正恩和川普吵架的事情而開始下殺了。

  話說川普究竟會不會打北韓,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快要麻痺的事情,國際間沸沸揚揚,但國內電視媒體卻似乎把它當成綜藝節目在播報,沒有討論到前因後果,沒有專家分析,沒有深入報導。


  畢竟以往不管是打伊拉克、打伊朗、打ISIS,對我們都是天高皇帝遠的事情,除了油價上漲外,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但這次在亞洲即將發生的衝突,就在我們門口,且捲入的不只是美國、北韓、南韓,甚至日本、中國、俄羅斯都成了舞台上的要角。而台灣,究竟是這舞台上的配角,還是最後成為誰的戰利品,這就很難說了。

  不管如何,今天這事件終於也開始影響到台股了。


  今天的指數直接下殺至季線,大家的想法是甚麼呢?多頭行情難得拉回的好買點?季線是生命線,一定會先反彈?這邊先搶一下短線反彈,賺一點價差?不管如何,今天盤中如果不是早盤第一時間就賣股票的投資人,可能尾盤也賣不下手了,甚至反而在季線進場攤平等反彈。

  問題在於,這次的季線真的會有反彈嗎?另一個問題是,北韓真的會和美國打起來嗎?

  我們站在主力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好了。假設現在我們是手上持股滿檔的主力,看到川普和金正恩這樣的互嗆,日本和韓國股市也修正了好一段時間了,假設和平落幕和打起來的機率各半,和平落幕指數反彈個300點,打起來指數修正個1000點起跳,說不定更多,那我會去跟他賭嗎?

  假設我不賭,先安全下庄,要如何跟散戶擠這窄門呢?今天不少中小型主力股可以看到資金竄逃的模樣,不計成本的丟股票,這不像是散戶的動作。反而殺到季線處,有些承接和反彈的力道,買盤卻挺弱的,比較像是散戶的零星搶短。

  如果我是主力,後續要做多,我今天應該會故意摜破季線,甩掉散戶才對。反之,如果後續還要出貨,我今天反而會假裝守住季線,讓散戶進場承接,才有利後續倒股票。用這角度去反推,今天守住季線是好還是壞呢?我想,保守是比較佳的策略啊!

  至於北韓會不會打起來,我認為他不會主動打美國,但是我認為美國還是會去制裁他,畢竟核武的發展已經威脅到美國的利益了。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期指閃崩與AI理財

  「這是甚麼狀況?發生甚麼事了?」

  同事一手拿著吃了一半的肉蛋吐司,一手握著滑鼠一直點選,眼睛盯著突然下殺一千點至跌停的台指期,然後在還沒回過神之前,台指期又從跌停反彈了近千點。而剛去上廁所回來的同事,渾然不知剛剛曾經發生這麼大的巨變。


  第一時間,大家都在猜測原因,錯帳?南北韓開戰?台海衝突?但都沒能找到正確的答案,事實上,這種閃崩閃彈的走勢在美股等成熟市場,也不難見到。2010年那幾年,美國市場甚至有所謂「高頻交易」就常因此引導指數出現閃崩。

  今天這齣戲上演後,電視媒體普遍往錯帳方向猜測,多在討論這筆單要賠多少錢(台指期跌停 統一證錯帳損失2082萬)?但其實真正原因應非如此,而是法人單自營商的停損機制,加上程式交易的觸動,導致這樣的結果。傳說中的苦主統一證券隨後也至交易所公告,並非謠傳的錯帳,而是停損機制觸動得要砍單(統一證:程式停損非錯帳)。


  舉例來說,昨天的盤勢與籌碼都顯示趨勢明顯偏多,因此可以推斷法人、主力、程式單手上握有不少多單,然而法人有其風險的內控制度,也就是指數跌到多少以下,就要進行砍倉,每家數字不見得一致,卻大同小異。所以當指數受韓國影響下跌時,開始進入法人們停損的標準,於是陸續砍倉,進而加大跌勢。而這同時,程式交易的停損單和突破追價空單也開始陸續觸發,更是用市價的方式直接丟單,兩者相加之下,就如骨牌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從這去反思另一個問題,前陣子電腦在圍棋擊敗人類時,大家很熱衷討論AI理財的議題,不少銀行和券商都搭上這股熱潮,趨勢大師也紛紛預言未來理專即將被取代,改由AI來幫人類判斷該如何做到最好的配置。聽起來這一切似乎很可行,畢竟人類是有限理性,且容易情緒化的。

  最大的問題是,當每個AI都能用過去相同的大數據,彙整出最佳答案,這最佳答案是不是就大同小異了?舉例來說,如果過去每次美國利率從低檔開始升息,股市也就開始走大多頭,AI早在去年底美國開始升息時,就會把大家的資金布局在股票,能進場的資金都一次就全進場了,股價一次拉到高檔,燃料一次燒盡,然後熄火。

  別說不可能,小葉曾有段時間很熱衷程式交易,但在把參數最佳化找到完美績效後,卻驚覺從最佳化那天後績效便一落千丈,簡單講,就是大家都會最佳化,得到的參數也都相同,自然就沒有利潤了。

  更慘的是,熄火後股價一路往下掉,跌破停損機制時(AI的停損點可能大同小異),就容易出現像今天的骨牌式閃崩,停損點小的AI先砍,價格被砍下來後又觸發另一個AI的停損,最後大家砍光光。


  真有全面AI理財的那天到來,真正的贏家高手會怎麼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測試骨牌的啟動點,然後布局大量空單後,伺機猛力推倒骨牌,享受這些AI停損而閃崩時,所帶來的驚人暴利。(閃崩事件!1人就讓華爾街崩盤

  這次的事件,在金融市場上,恐怕不會只有這次,但也像是敲醒大家對AI理財過度期待的警鐘吧!

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甚麼?星巴克不再好友分享?

  「統一出清上海星巴克股權 獲利近335億元

  昨天突然宣布暫停交易的重量級股票:統一超和統一,市場猜測了一整天,究竟會是甚麼重大訊息,終於在晚間七點答案揭曉。原來是統一集團要把上海星巴克的股份賣回給星巴克,然後買下台灣星巴克的全部持股。原先這兩個市場都是統一與星巴克持股各半,現在等同台灣是統一獨資,上海變星巴克獨資了。


  早報看到這樣的訊息,標題下的很漂亮,獲利出清,大賺335億元,分別貢獻EPS是統一2.35元,統一超19.3元,真可謂是超級大補丸。也因此,盤前搓合價格雙雙出現亮燈漲停的走勢,也屬正常。此刻趕緊提醒幾位手上持有統一與統一超的投資人,建議改僅趁這短多出場,長線實屬偏空啊!

  沒想到一開盤,統一直接開低3.8%,統一超開低5%,盤中更是接近跌停價位,讓投資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說好的短多呢?說好的漲停呢?


  表面看起來,這好像是個不錯的交易,事實上,比較一下台灣與上海這兩塊市場,台灣這幾年可以說是營收成長有限,獲利卻出現停滯,而上海市場卻是加速增長,這兩年獲利成長高達50%與46%,而展店腳步還陸續加快中,預期獲利更是有機會翻個幾番。

  問題來了,就在大家慶幸統一集團擁抱著上海星巴克這超級金雞母的同時,母公司星巴克眼紅了,迫不及待要收回去獨享,便買走上海星巴克的所有股份,咖啡可以好友分享,但獲利可不能分享啊!當然,為了安撫統一,所以他「大方」的把台灣星巴克股份,全數賣給統一集團,讓統一可以獨享這杯低度成長的走味咖啡。

  統一集團這次,可以說賣出金雞母,買進雞肋,也難怪今天股價的反應不如預期了。

  事實上,當年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經營,就分成了三塊代理,美大取得北京天津,統一取得江浙滬,美心則取得廣東四川重慶,三塊都採取星巴克共同投資的方式進行。自從北京奧運過後,星巴克看到中國市場的潛力,便開始逐步收回代理權,改為全部直營。所以現在與統一交易的這一步,也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結論是,在商言商,看到星巴克這樣的作法,也不用太意外,只是接下來如果看好星巴克咖啡在大陸的高度成長,想要參與的投資人,就不能再去買1216統一或是2912統一超了,該直接買進美股的STARBUCK(SBUX)了。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今天你也吃香蕉了嗎?

  「哇,到銀行可以免費吃香蕉!」


  最近Line群組與臉書常常可以看到朋友分享,國內某家官股銀行在銀行大廳擺滿香蕉的照片,號召大家到銀行免費品嘗香蕉,各位有去領了嗎?我是沒有,因為家裡這陣子也天天吃香蕉,吃到都有點膩了。

  為何如此呢?記得才短短半年前,香蕉還創下史上最貴的紀錄,一「根」香蕉就要超過20元,吃香蕉成了貴族的享受,一時奇貨可居。怎麼才這麼一段時間,香蕉還是香蕉,價格卻變成一「斤」不到16、17元,讓蕉農欲哭無淚啊!


  當然,今年三四月之後,氣候穩定讓香蕉產量開始穩定,價格也回落(上圖為香蕉批發價量走勢圖),更要留意的是去年價格飆漲之後,是否有一堆果農轉種香蕉,而這些產量差不多今年夏天開始將陸續出籠,導致遍地香蕉的景象,價格的弱勢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呢!

  價格弱勢的不只是香蕉。

  今天盤中突然有幾檔之前漲翻天的股票,同步翻黑急殺跌停,看的市場一頭霧水。包含4903聯光通、3520振維、6165捷泰,都可以說是像溜滑梯般,在11點過後突然向墜樓般直接用掉落的方式鎖住跌停。好端端的盤怎麼會有股票出現這種表現呢?


  後來總算陸續得到消息,這幾檔應該是先前在股海中翻雲覆雨的鄭姓分析師所認養的牌,而他在今天的二審判決中,再被重判14年,於是謠傳他的金主縮手,打算將資金抽回。(涉羅福助炒股案 分析師鄭光育二審判14年

  這位仁兄也真的不簡單,之前炒作過佳必琪,坑殺了一堆投資人,後來又炒作銘異,說新產品會讓他取代大立光成為下一個股王,還記得當時因為有位投資人深信不已,用融資重壓了數百萬在銘異上,我還特別去電銘異求證(詳見:明明沒有的事情,硬是要說有),後來銘異也真的像香蕉一樣從奇貨可居變成天天都便宜。

  這次他居然捲土重來,在被起訴的期間,不但沒有低調,還又炒作了這三檔標的,看他的冤親債主只會越來越多啊。比較讓我不懂的是,看了一下上次買「銘異」大虧的那位投資人庫存,現在居然是滿手的「振維」啊!真是....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阿嘉,我跟你走吧!

  全台薪水最高的職業是甚麼呢?勞動部薪資調查,公布去年七月份的薪資水準,排行一出來,滿地的眼鏡碎片。

  「全台薪資調查 機師、投遞員月薪最高


  辛苦的郵差們,終於翻身了,名列全台新資調查高薪第二名啊,月薪高達22萬!看來當年阿嘉放棄台北的樂團生活,回到恆春當郵差(雖然是代班),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吧。畢竟從當時還能紅到現在的樂團,應該還是只有五月天了。

  想必這訊息出來,以後郵政人員的報考人數應該都會破表吧!


  別急別急,簡章先別急著買,讓我們看個仔細,不要被標題給騙了。

  原來郵政人員去年七月的薪資,屬於經常性的是4萬多元,剩下的18萬,其實是他們的年度獎金,剛好在這天發放。也就是說,除了這個月外,大部分的平均薪資都是在4萬多上下,沒有想像中的誇張啊。


  這種單月的大利多,常常被媒體拿來放大,當成炒作話題的工具,引起大家討論,也相對增加了媒體的曝光度。如果不明究理,看到標題就隨之起舞話,可是會鬧笑話的。(當然,撇開這不談,郵差雖辛苦但還是個相對穩定的職業啊。)

  在看公司財報時亦是如此,如果只看到某某公司營收、獲利創新高,卻沒有深究其原由,常常也會有種「怎麼財報那麼好,股價卻一直跌」的感慨。這其中尤其以營建股特別明顯,建設公司的收入,在IFRS實施後,得要全部完工才能認列,這有甚麼影響呢?不是每家建商每個月都會有房子完工,尤其是小型建商,也因此如果完工期營收起伏會更大,股價當然也就有不同表現囉。

  因此營收的好壞,除了表面數字外,最好還要能去看穩定性與趨勢,持續創高,穩定創高,且保持穩定甚至成長的獲利性,才是股價堅實的後盾啊。

  六月營收公布完畢,以下我們就運用這樣的原則,來從營收創歷史新高的九十多檔股票中,再精選出幾檔股票提供大家參考:

  • 股價強勢:股價往往是先行指標,股價強勢,表示公司是獲得市場認同的。
  • 籌碼強勢:大股東持股張數連續明顯增加,籌碼集中度高。
  • 營收成長:不但要成長,如果每個月成長的幅度還在增加,就是加速度的概念。
  • 獲利成長:如果營收平穩成長,搭配獲利率成長,利潤加乘效果更大了。


  其中三檔股票看起來無論是籌碼面、技術面、基本面都讓人無可挑剔,雖然股價看起來也已經有漲了,不過好股票的股價一定是不寂寞的,重點在於大股東是否持續加碼,才是判斷未來是否持續看好的依據。




  希望對大家在選股上,有所助益囉!以上資料,運用財報狗網站(http://statementdog.com/)整理而成,有需要也可以上這網站玩玩看,檢視一下手中持股的狀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