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疫情不等於行情

「完蛋了,下周一會跌多少1000點嗎?」
「可能會看到大盤跌停吧!」

自從周六爆出合計721例確診案例後,
恐慌氣氛似乎再度蔓延起來,
雖是休市的假日,
但股票群組同樣充斥悲觀看法。

不過,
就像小編前篇所說的,
「確診數字是落後指標。」
「政府的管制與民眾的自制才是先行指標。」

君不見,
這兩天各大城市就像時間暫停般,
網路上分享的空拍影片,
空蕩蕩的街頭如電影特效般,
既寧靜卻又奇幻。

與之對比的,
卻是媒體和網路24小時的疫情訊息,
尤其是討論「回歸校正」的議題,
更是擾亂每一顆自我隔離的心。


不過,
這邊再次強調:

「疫情」這件事,
民眾看的是是否能夠完全平息,
本土確診數何時+0;

「行情」這件事,
市場看的是未來的趨勢,
最糟的狀況是否已經過去。

如果疫情意外發展,
接下來影響股市的,
就不會再是疫情本身了,
而是市場資金浪潮是否有改變,
例如美國是否會正式開始縮表,
通膨是否會讓升息更有壓力。

在這之前,
台股今早的「回歸校正」,
反而是上週未及上車投資者的好機會喔。

對了,
還是提醒大家,
戴口罩、勤洗手、少群聚,
並且保持正面樂觀情緒喔~

========================

新聞:1日7數值 防疫資訊極度混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480093

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

創高的確診人數是落後指標

驚滔駭浪的周末假期,
連續兩天確診案例超過200人,
多點式的爆發更是讓足跡追蹤防疫失效,
得要靠半封城式的政府管制,
搭配上人們的群體意識來壓制疫情了。

積壓了兩天的賣壓在今日開盤出籠,
然而早已大幅修正的盤勢,
讓買盤開始逢低進場撿便宜,
指數和個股的跌幅也逐漸收斂,
可惜盤中臨時舉辦的記者會,
再度嚇到大盤吃手手。

說起疫情,
我完全不是專家,
不過就邏輯來推論,
這週每天確診人數可能一直創高,
且就算等比級數增加都不為過,
畢竟光吃一個喜酒要篩檢1,500人了。

這時候的關鍵是,
看到確診數字大增固然令人恐懼,
不過其實確診數字算是「落後指標」,
落後於「實際疫情惡化度」,
因為疫情已經多點擴散,
染疫人數恐怕相當多,
但確診人數大增並非現在開始大量感染,
而是因為現在開始大量採檢(昨天單日8,451件)。


這就像財務報表是落後於實際訂單的,
當公司掉了大訂單,
大多投資人是不會知道的,
等看到營收發現數字很難看時,
其實已經是下個月初的事了,
這時候股價早就修正一大段了。

既然確診數字是「落後指標」,
那誰會是「先行指標」呢?
我認為是「管制措施」和「人們的自制」,
這兩者都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率,
前者在這兩天分別提升至三級,
並開始停課措施,
後者則從這兩天的「空城計」,
看到人們快速改變生活習慣。

因此,
伴隨著落後的「確診數字」大增,
實際「疫情的惡化度」卻是下降的,
大家共同忍耐兩到三禮拜,
要度過這波危機,
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啊。

而股價與大盤通常是「先行指標」,
稍稍領先實際的疫情,
上週三市場擔憂是否進入「三級」管制,
結果當天盤中就大跌了千點,
等到昨天開始宣布三級管制,
今天反而跌幅只有一半,
且收盤並未跌破當天的低點。


由此推論,
若這兩天檢測出來的確診高峰出現,
便很有機會利空出盡,
也就是八折撿好股的最佳時機了。

相關新聞:台股殺很大外資撿便宜 逆勢買超334億元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5170299.aspx

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缺貨漲價概念股要怎麼操作?

今年缺貨漲價題材蔓延許多產業,
從傳產的海運貨櫃、鋼鐵、紙、玻璃、紡織,
到電子的面板、IC晶片、被動元件等,
帶動相關族群大漲一波。

這幾天,
這樣的走勢,
讓我想起三年前被動元件行情,
一樣是缺貨漲價題材,
該族群股價先出現莫名飆升大漲,
而後財報開始陸續展現爆發力。

就已當中最大的某家來說,
每月營收公布出來都是伴隨驚呼聲,
較前一年度的成長率動輒100%、200%,
最高來到七月份的282%,
股價也因此創下1,310元的紀錄。


當時為了在第一時間下車,
市場普遍關注的焦點,
都在營收年成長率何時開始回落,
即便如此也難以跟上股價步調,
當九月公布八月的營收年增率278%時,
股價早已經修正到500元以下了,
跌幅都超過60%了。

因此,
這種缺貨漲價類型的股票,
比較安全的方式,
可以使用先前提過的移動停利觀念,
也就是股價從高檔回跌20%時,
認定為由多翻空的跡象,
不管自己本身損益,
先落袋為安再說。

當年國巨在上漲飆升過程中,
僅有一次跌破20%的回檔,
當時出場的價格還有約1,000元,
雖然少賺20%,
但與後續的跌幅比起來,
把魚尾留給別人吃,
絕對是划算多了的選擇喔。


同樣的,
現階段相信不少投資人手上持有缺貨概念股,
這幾天大盤經過下殺之後,
是該用此標準檢視一下,
哪些族群或個股已經從高檔回跌20%轉弱,
此時不管有沒有反彈,
先減碼拿回資金等待下波主流,
是比較安全的作法喔。

========================

新聞:鋼市暌違 12 年噴出大行情!
https://finance.technews.tw/....../taiwan-shares....../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你們怎麼都沒有感覺?

新一波的疫情風暴來襲,
風暴中心是航空公司和防疫旅館,
回想過去三月以來,
從白牌計程車司機、敦睦艦隊、到部桃風波,
每次風波都是來勢洶洶,
在防疫小組和全民努力下,
最後都是有驚無險。

然而比較特殊的是,
這次的危機還未解除,
甚至恐有擴大趨勢,
卻明顯感受人們的危機意識,
遠低於前幾次的警報。

即使報章媒體網路鋪天蓋地報導,
去便利商店買東西,
還是一堆人不戴口罩,
店員也未加以提醒,
而其他人也習以為常。

是太相信防疫小組的危機處理能力,
還是對危機已經感到麻痺?

麻痺是一件可怕的事。

同樣從去年三月以來,
全球股市每次的下跌危機,
都被一次次創新高給順利化解,
任何大跌下所做的停損,
事後都顯得多餘,
這狀況經歷了一整年,
讓投資人對風險都已經麻痺。


於是當這兩天的急殺,
許多投資人不管甚麼持股部位,
不管成本多少、獲利虧損,
都認為持股下跌後一定會創高,
所以崩跌過程中完全沒有動作。

「投資人,你們怎麼都沒感覺?」小編很想問。
「我是睡著了。」他們應該這麼回答吧。

小編的作法是:
股票分為長線價值投資與短線價差操作,
長線投資部位不動,
短線價差部位則各有出場價設定,
在回檔過程中下跌碰到出場價,
電腦自動幫我賣出,
然後整理後我再尋找強勢股介入,
確保不會有短線操作變成長線套牢的狀況出現。

不論危機或承平,
記得短線價差操作在進場時就要有出場機制,
千萬別說「我覺得差不多就會賣」,
那通常就是深度套牢的起點啊。

對了,還有請記得勤洗手、戴口罩、少群聚喔。

相關新聞:台股殺聲震天盤中重挫逾500點 跌破1萬7000點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045004.aspx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考金銀飯碗不如投資金銀飯碗

金融股對很多投資人來說,
有很不一樣的情感。

如果您對金融股是避之唯恐不及,
那有可能您股齡非常資深,
買過接近2,000元的國泰人壽,
或是超過1,000元的省屬三商銀,
也真的聽過不少投資人到現在還沒賣。

如果您對金融股是情有獨鍾,
那有可能是在金融風暴後才進入市場,
相信政府對金融的高度監管,
網通電子的泡沫化讓你只相信金融股。

如果您把金融股當成存錢筒,
屬於只買不賣配息優先價差其次,
那很可能是聽到新生代理財網紅分享,
也就是俗稱的存股族。

不管您對金融股的感覺如何,
這族群在台股佔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且政府對金融的監管比一般公司高,
受存股族青睞非常合理。

以下將所有金融股分類,
包含銀行、保險、證期三大類,
以及綜合性的金控,
依照今天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
提供大家比較參考喔~





相關新聞:富邦金宣布每股配發股利4元 創史上新高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429037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