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兒子當老闆了

  「兒子,你的公司又發紅利來給你囉。」


  自從兒子每次過年有壓歲錢以來,就幫他開辦了個證券戶頭,將他的錢變成了公司股票,每當除完權息,現金股利撥發下來時,我告訴他,你的公司今年又幫你賺了多少錢了,他就開心地不得了了。


  其實金額不算多,報酬率也不算太高,但對他而言,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喔,原來錢花掉是會沒有的,但把錢省下來拿去投資,錢是可以變多的。於是,每年拿到壓歲錢,他並不會想拿去買甚麼玩具或是零食,反而是拿給我去幫他買更多股票。(說來汗顏,我小時候拿到壓歲錢,就是去買玩具槍、遙控車、看電影、買糖果的)

  當然,前提是,他要對錢有感覺。

  我所謂有感覺,並不是眼裡只有錢,而是知道錢得之不易,且是有限的資源。很多父母很疼愛孩子,所以會用錢滿足他們所有的需求(想要嗎?爸爸買給你。),但對小孩而言,只會覺得他想要甚麼,就會有東西出現,不知道那是用錢換來的,而錢又是爸媽用青春歲月換來的,要他們珍惜這些東西,很難。

  於是,我幫兒子準備了一個錢包,一個撲滿,一個證券帳戶。

  錢包是「消費」,負責他個人日常的額外花費,想買零食糖果玩具,由他自己決定。

  撲滿是「儲蓄」,是為比較大的目標努力,想買貴重的物品,可以與我共同討論動用。

  證券帳戶則是「投資」,則是將壓歲錢等額外收入,存入股票增加未來現金流。

  接著,我幫他安排了一份工作:每天晚上要整理和擦拭家中所有的桌面。當他確實完成後,在隔月月初發給他薪水200元。(我很嚴格的,曾經有個月漏掉好幾天沒擦桌子,當月就停發薪水,呵呵,我是慣老闆。)領到薪水後,他會拿一半放入錢包,一半放入撲滿,清清楚楚,日常生活必須以外的開銷,由他自己決策和出錢。(但有例外,如果買我認同的書,我會贊助一半的金額,當作鼓勵。)

  這樣一來有甚麼好處呢?

  最大好處是,自此之後,我們跟他都不曾在商店或玩具店,為了要買甚麼而爭吵。因為是他自己的錢,他會考慮的比我們還清楚。有次他要買「建達巧克力」,還在算7-11和全聯差多少錢,不同包裝的單價哪種比較划算,比我還精哪。(唯一可能造成不愉快的,是有次他為了要不要買某個玩具,實在考慮的太久了。)


  其次,他自己花錢買的東西,都會特別珍惜。以前玩具都是人家送的居多,而書都是我們付錢的,東西保存狀況很差,總是亂丟。而現在對於自己買的玩具和書,則是特別珍惜,缺個角都會心疼。(然後,其他的還是亂丟。)

  而且,他對東西的價格有感覺,即使是我們付錢的部分,如電影票、遊樂場、門票、吃飯,他也會知道怎樣叫貴,怎樣較划算。一部電影價值幾條巧克力,一頓飯價值幾罐果汁等。

  我們都知道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但直接跟小孩說棉花糖的故事,似乎並不會有效果。透過這種實際運作的方式,似乎反而一舉數得啊。

  最後,即使要讓他對錢有感覺,卻也別因此而感受困乏的恐懼。「我們沒有錢!」「你知不知道錢很難賺!」「我們家買不起那麼貴重的東西!」這樣的話,多半會給孩子對錢產生太大的壓迫感,反而變成陰影,就過猶不及囉。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你會賣出哪檔股票啊?

  這天早晨,台股開盤之前,你享用完漢堡與奶茶後,順手滑了一下手機新聞,看到關於國際市場風險加大,慎防黑天鵝出現的標題。手上抱有三檔股票的你,心裡覺得毛毛的,還是來減碼一些股票,換成現金落袋為安好了。

  而這三檔中,有一檔目前獲利10%,一檔還不賺不賠,一檔虧損10%,請問您會從哪一檔股票下手呢?

  這個決定的過程,看似與經濟扯不上關係,比較像是個人的價值判斷,或是心理學的範疇,但事實上,這些卻成了今年經濟學上的熱門話題,因為今年十月剛出爐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就是由研究這些理論的塞勒所獲得,這門學問,稱為「行為經濟學」。


  塞勒是芝加哥大學的教授,而芝加哥大學可是古典經濟學派重鎮,古典經濟學是基於人們是理性的動物,會依據事實做出正確的決策。塞勒則偏偏不這麼認為,他認為人的行為常常是有限理性,甚至是非理性的逆選擇的。

  以下是他認為人們在投資時容易掉入的心理陷阱: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大多數人一旦買了某檔股票,就會在心中把這檔股票的價值拉高,即使股價表現不如預期,也總覺得市場遲早會還給他公道。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手上股票出現下跌虧損時,投資人寧可長抱,不賣就不算虧錢。真的需要賣出持股時,往往會從賺錢的股票開始賣起。

過分自信(Overconfidence):

  當獲利的時候,大家往往認為是自己選股的能力出眾,但虧損的時候,則認為是市場出了問題。而當前次操作獲利時,會更有信心,下次交易容易放大槓桿,輕忽風險。

錨定現象(Anchoring):

  投資人容易以過去的高低價作為參考點:曾經跌到5元的股票,也會想要等到回到5元才願意買進;曾經漲到200元的股票,則會期望到回升到200元才肯獲利了結。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從投資上賺來的錢,心理上覺得是多出來的,因此也在操作上也容易更冒險。事實上,不管任何一分錢,其實該有相同的風險和投資報酬屬性。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人們傾向尋找支持他們想法的證據,也就是手上持有某檔股票時,只會去看相關利多,或是看好的投顧報告,而忽略利空消息。

  或許你會認為,經濟學家都是理論的,真正運用在實務上,究竟可不可行呢,那又是個大問號了。沒關係,數字會說話,賽勒成立了的一檔基金「富勒與賽勒行為小型股票基金」,運用了他所主張的邏輯,逆著人性的錯誤操作,與羅素2000指數(小型股票)和同類型基金比較如下:


  不管是短期今年以來、一年、三年、五年,塞勒的基金績效都明顯優於羅素2000,也打敗市場同類型平均。這樣的結果,反非理性行為的操作模式,擊敗了數據分析的操作模式,或許就間接證明行為經濟學,或許比計量經濟學更貼近真實的世界吧!

  開盤後,也幫自己換上塞勒的腦袋,冷眼觀察自己對持股操作的反應和行為吧!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你拿到蘋果了嗎?

  「你的蘋果到貨了嗎?」

  這是最近果粉們見面最常互相問候的話語,畢竟此時此刻最關注的重點,就在何時可以拿到期待已久的新機iPhone X。

  說起來,這次蘋果在新機發表之前,市場就不斷有關於新機的「傳聞」,例如可能出現臉孔辨識啦、Home鍵不見啦、可能一次推出三款啦....等等,如果是以前賈伯斯時代,傳聞最終只會是傳聞,出來的東西多半不同,顯示了賈伯斯對保密的堅持,才能醞釀出知名的「飢渴行銷」。

  但在庫克時代,保密似乎不被重視,或是做的不夠嚴謹,剛說的三項傳聞,通通命中,毫無意外,市場似乎也就沒有太大的驚奇。唯一沒有猜中的,是其中一支是十周年紀念機款,且開賣時間只相差一個多月。


  這會造成甚麼結果呢?

  為了怕自己太過主觀,跑去問了幾位果粉朋友看法,誰比較有吸引力呢?到底會買哪支呢?最後哪支會熱賣呢?得到的答案還蠻一致的。果粉們多半認為本身是潮流與品牌的先行者,重感覺不重性價比,所以大膽預估:
  • i8必定銷售欠佳,不多人會想要拿一支史上最短命的新機。
  • iX才因遞延效應而爆發,等了那麼久,不差一個月。
  • iX的技術難度應該會導致出貨延遲,這就要看如何榨乾代工廠了。

  既然有了這樣的規劃,便在消息最亂的時候,股價也最弱勢的時候,選擇了進場布局Apple,然後就等著iX的開賣。這中間,消息面依然混亂,但股價表現卻明顯是在醞釀和等待,波瀾不興。當預購的時間點到了,果然同樣的報紙,給了蘋果完全不同的標題,銷售量打破紀錄,股價也跟著大漲。

  最後,更在財報公布的優於預期、股價跳空開高時,選擇先獲利了結,避免利多出盡的狀況出現。當然,iX出貨應該還只是開端,後續如果報紙開始刊載「出貨不順」、「訂單重複退單」的狀況,導致股價壓回時,應該還會有不錯的佈局點喔!